公开征求《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及注册 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监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工程监理企业和注册监理工程师从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厅起草了《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请于2025年10月8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省建设厅。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9月8日
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监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工程监理企业和注册监理工程师从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信用 “531X”工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适用范围)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服务的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均应按本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信用评价。
(二)(遵循原则)信用评价工作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部门职责)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制定全省统一的信用评价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评价管理系统,指导和监督信用评价体系的实施。
设市、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的具体实施,负责信用评价信息的采集、更新、归集,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四)(评分组成)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采用打分制,由基本信息分、良好信息加分、不良信息扣分三部分组成,满分共100分。
1.监理企业的基本信息分对照《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附件1)评分,满分80分;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基本信息分对照《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标准》(附件2)评分,满分80分。
2.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良好信息加分,分别对照《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附件1)、《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标准》(附件2)评分,最高20分。
同一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同一类别,或者同一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同一工程具有同一性质不同级别良好信息的,按最高级别标准加分,不作累计加分。
3.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不良信息扣分,分别根据其被依法认定的违法行为,对照《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附件1)、《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标准》(附件2)扣分。
同一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同一事项涉及多个扣分标准的,按照扣分最高标准执行,不作累计扣分。
三、信息采集
(五)(信息采集平台)信用信息通过浙江省建筑市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进行采集。
基本信息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采集。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原则上由企业注册地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采集,省外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原则上由首次入浙所在地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采集;不良信息涉及项目的,可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直接采集。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外产生的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数据为准。
(六)(信息采集要求)按照“谁采集、谁负责”原则进行分类采集,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申报信用信息时应如实报送有关文件、证书等材料,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信用信息生效认定时间以有关文件、证书等材料的文件发布时间为准。
信用分经审核通过后生效,产生信息变动则动态调整。信用信息评分设定有效期,不在有效期内的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不予以认定和计分。
四、评价成果应用
(七)(信用等级划分)信用评价采用等级制,根据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综合评价分值分为A、B、C、D、E五个信用评价等级。信用综合评价分值及信用评价等级每个月1日、11日、21日更新。
A 级为评价期内表现优秀(综合评价得分≥80分)。
B级为评价期内表现良好(75分≤综合评价得分<80分)。
C级为评价期内表现中等(65分≤综合评价得分<75分)。
D级为评价期内表现较差(60分≤综合评价得分<65分)。
E级为评价期内表现差(综合评价得分<60分)。
信用等级确定后,监理企业更名或注册监理工程师变更注册单位的,当期信用等级不变。监理企业发生分立的,承继资质的监理企业等级按B级认定,但分立前原单位信用等级低于B级的,按分立前原单位信用等级确定。监理企业发生合并重组的,合并后监理企业的信用等级按合并前原各监理企业中的最低信用等级确定。
(八)(评价成果应用)信用评价结果依法与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投标管理、日常监督检查、激励性评价等挂钩,实行差异化管理。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对信用评级A、B级的监理企业或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日常监管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鼓励降低各类保证金比例或者免缴保证金。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评级D级及以下的监理企业或注册监理工程师可在日常管理中列为监管重点对象、加强检查频次,在实施行政许可时列为重点审查对象,在行政管理中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等。
五、增信服务
(九)(降级提醒)建立降级提醒机制。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等级下降后,浙江省建筑市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以信息推送的方式告知信用主体,提醒关注信用状况。
(十)(信用修复)优化信用修复机制。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满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完全履行相关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达到规定的惩戒期和公示期要求的,可以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消除对该违法违规行为的公示。信用修复按“谁认定、谁修复”的原则进行,不良信息扣分不属于信用修复的范畴。
(十一)(异议处置)建立异议处置机制。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用信息异议申诉与复核制度。工程监理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对信用信息存在异议的,可以在信息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内向录入该信息的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采集该信息的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置,申诉属实的,予以修正。
六、监督管理
(十二)(工作监督)监理企业及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对信用评价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相关规定的行为,向建设主管部门举报。
(十三)(违规处理)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信用评价工作中应当依法履职。对于违规评定信用分值,篡改信用评价结果的,依法追究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十四)(层级督导)省建设厅将不定期抽查各设区市信用评价实施情况,对企业频繁提出异议、加分扣分不规范、投诉举报较多的地区进行重点督查,抽查发现问题的,将督促各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整改。
本实施意见自 年 月 日起实施